2019-12-22

財務管理筆記(上)

最近熱衷於參加 Meetup 的活動,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所謂的 financial educator,或是叫 financial advisor。因為之前很少接觸這一塊(雖然我妹就是會計師),所以聽到有人說他是 financial educator 的時候滿好奇這是什麼職業。

(一)什麼是 financial educator?

ok, 會在 meetup 活動聊到這個,起頭話我忘了是什麼,總之對方問我是怎麼理財的,我就說存銀行阿哈哈,然後對方就說:蛤,那你利息多少?

我說,就一趴左右啊,現在所有銀行的利息不都是只有一趴嗎?

對方說,然後呢?有什麼其他理財的方式嗎?

我說,嗯,就存 RRSP (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 Plan) 和 TFSA (Tax-Free Saving Account) 啊,然後幾個 GIC 吧。

對方問,那你的 GIC 利息是多少?

我說,大概是 2.5% 左右吧。

對方說,這就是你所有的理財嗎?天阿,你需要接受一下理財教育,我的工作就是教大家怎麼理財。

然後他有天就 msg 我說某天有個 financial workshop,是教怎麼存退休金的,問我有沒有興趣。我說,好啊,最近溫哥華物價越來越高,真的有點擔心以後可能會露宿街頭,於是就去聽了。

聽完以後,他就把我拉到小房間,解釋了一下我之前不懂的東西,例如 non-registered 和 registered 是哪裡不同,TFSA 拿出來以後可不可以再存進去,等等之類的,還有回答我一些問題,有點像是財務諮商。

ok,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說,欸,這樣諮商等等該不會收諮商費吧?我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點晚了,他已經回答完我的問題了,不過其實這一切都是免費的服務。

然後呢,前幾天在 Meetup 上面看到一個活動,就是給加拿大居民和公民的一個免費的財務講座,於是我今天就去惹,去了之後才發現是一樣的東西。總之就是他會提供免費的財務講座,然後找你去的人其實是 financial educator,如果講座後你想要知道怎麼理財的話,可以安排一對一的諮商,這些都是免費的。

如果是免費的,那他們怎麼賺錢?

他們的營業模式是這樣的,financial educator/advisor 是屬於 independent self-employed,但是是在某個大公司的雨傘下從事他們的業務。他們可能有各種執照,例如保險執照和投資執照等等, 所以他們可以幫人辦保險、幫人做投資等等,這個大公司和銀行、保險公司還有投資公司都有合作關係,所以可以幫客戶做這些事。如果你是個懶人,懶得保險找一個業務員、投資找一個業務員的話,那你可以找他們,只要找一位就可以各種服務都有,不然以前我爸媽買基金其實就是要透過銀行的業務員。

如果你跟他們諮商過後,覺得還是存銀行最好,也不需要買保險,那也是可以的,大家就當交個朋友,因為他貢獻了他的時間回答你的問題,但是完全沒賺到任何錢。如果你決定要買保險,那保險公司就會付他 commission fee。

加拿大有幾家這種公司我不清楚,不過以上兩位是在不同的公司,今天講座的講者說,北美大概有七千多人從事這個職業。

(二)他們教什麼?

根據我這幾次的經驗,他們講的內容大概有幾點。

1. 你的存款跟得上通貨膨脹嗎?會不會永遠無法退休?
2. 怎麼在合法的情況下節稅?
3. 有了存款後,你的生活有保障嗎?
4. 什麼樣的投資是高利息,但是風險比玩股票低的?

每個公司的講座內容都不一樣,有的講座會教你怎麼節稅,有的會告訴你怎麼投資,但講座都是很粗淺的內容,可能講太深的話很多人會聽一聽就開始恍神惹,像是我第一個去的講座,雖然有解釋到一些我之前不懂的東西,但對我來說有點講太快,我都還沒吸收他就講下一頁惹。如果聽完你想了解細節,就可以問找你去聽講座的 financial advisor,通常講座完都會填一個問卷,如果你在裡面填選你想要知道怎麼理財、怎麼讓存款增加的話,他們會主動來找你聊。若是有興趣想要增加自己對加拿大稅制的了解,但又怕自己一對一諮商完不好意思不買保險或做投資的話,可以聽完免費講座就閃人,不要填任何問卷。

怕這篇太長,所以就先回答前三題,最後一題下一篇再講,因為想解釋一下 stocks, bonds 和 mutual funds 的差別在哪,今天聽完有「啊,原來如此,終於懂了」的感覺。😅

第三點講的保障(protection)是指醫療保險,包括重大疾病險、醫療保險和儲蓄險,加拿大人有政府提供的基本醫療險,但是如果有重大疾病的話,有些比較貴的藥還是要自付,而且像是中風這種,有的情況是無法工作的,這些都包括在這個 category 裡面,他們說的保障就是你發生意外的時候,因為有保險而不用擔心生活上的問題。這個部分因為有些公司的保險已經有包含 exteneded healthcare,政府機關的工作也都有,就不贅述了。



回到第一點,上圖最右邊有一排 legend,最下面灰色的那條是 inflation rate,就是通貨膨脹,大概每年 3.6% 左右,也就是說你銀行的利息最好要在 3.6% 以上,不然你的存款會越來越不值錢,然後溫哥華的物價上漲率大概是每年 7%,溫哥華人生活辛苦也不是新聞了。(淚)大概有 90% 的加拿大人繳完房貸和各種生活費用後,每個月剩沒多少錢可以存,之前有新聞說,加拿大幾乎幾乎人人有 debt,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,不過如果你看到有人一發現薪水晚發就急的跳腳的時候,就知道是有可能的。我遇過的情況是有時候因為銀行或行政上的問題,薪水延遲入帳的時候,老闆會問有沒有人急著用錢(大部分是繳房貸),如果有的話,他會用他私人的錢先給你。

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,怎麼讓你不被扣太多稅,使存款增加呢?大家也知道加拿大的稅很重,我每年大概有 30% 的薪水上繳給國家。

加拿大人的對節稅最基本的了解就是存政府的 TFSA,每年有五千塊加幣的額度,從開始實施到現在,每人到目前可以存在免稅帳戶的累計金額是 $63500,所以你還沒存到這個金額的話,就把它存到滿額。不過呢,如果你只是存在銀行裡的 TFSA 的話,利息不到兩趴,所以另外的方法,就是在 TFSA 的雨傘下買儲蓄險或基金。

我對儲蓄險的了解不多,第一位 financial advisor 有介紹我一個方案,我妹看了以後說沒必要,不如拿這個錢去買 mutual funds,所以我就沒買儲蓄險了。😅

下一篇會講我學到的 stocks, bonds 和 mutual funds。

ps. 今天的講者說第一張的那個 Morningstars Andex Chart 網路上都可以找得到,所以我就孤狗了一下,結果發現只能找到 2017 年的,而且 Reddit 上說這是要錢的,雖然有的 financial advisor 會給免費的,但他們是要花錢買這些圖表的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