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4-25

你才是你口中說的那種人,你知道嗎?

最近在臉書上晃啊晃的,看到一些人一些事,偶爾會想,我有沒有陷入那種「自己其實是自己指責的那些人卻不自知」的情況,或是會讓別人邊看邊覺得,「你自己其實就是你說那種人,你知道嗎?」

會這樣想是因為看到一個情況(其實好幾次類似的情況)是這樣的:

A 發表了某個評論或意見,B 用幾句話(不超過五句)反駁他。

A:你這個(反駁的)反應就跟刺蝟一樣,人家說個幾句就無法接受,覺得人家應該接受你的論點。(然後 A 連發了五篇文章來捍衛他的評論或意見。)

B 再說了幾句(不超過十句)反駁 A 的論點。

然後 A 又發了五篇長篇大論反駁 B 和捍衛他的論點,最誇張的是 A 的這個動作可以持續四、五天

到底誰才是刺蝟,無法接受別人的論點,硬要發好幾篇宣示和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論點啊?

也許有人會認為,如果 A 的論點是對的,那當然要捍衛啊。但是對不對這件事,其實也只是個人的自以為啊,A 覺得是對的,B 不見得認為是對的。(不是那種殺人放火大是大非很明顯的事,純粹就是個人意見不同。)

其實網路上本來就是自由發言,你要在自己的臉書發幾篇文章宣示和捍衛自己的論點是個人自由,只是我覺得啦,自己一邊在說網路上是自由討論的地方,自己能接受不同觀點,但當別人跟他觀點不同時,又要發十倍的文章強調自己才是對的,感覺非要說服到別人接受他的論點,這是怎麼回事?然後發表完又很喜歡說 "just my humble opinion",到底「連發十篇要證明自己是對的」的這種行為是 humble 在哪裡啊?擺明就是自以為是的 humble 吧。當然他會說因為他最對、最有邏輯,所以沒必要接受別人沒邏輯的論點,但別人也不覺得他的論點有邏輯,不覺得有必要接受他的論點啊,哈哈,說到底還不是個自以為嘛?😆

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?就是轉頭做自己的事,因為你回十篇他會再回一百篇反駁你,因為他認為自己最厲害、最聰明、最有邏輯,其他不認同他的觀點又辯不過他的都是笨蛋沒邏輯。這種人看到這裡應該又會有一堆論點要反駁,說他才不是這樣,他不接受別人的論點不是因為他無法接受別人的觀點,而是別人的論點無法反駁他的論點的話,就表示他是對的。好啦,你最厲害,行了吧?(別人心裡默默 OS:你爽就好。)

總之,我覺得 A 在幾次類似的事情中,他的行為有點像是說得一嘴好菜,但是其實連豬肉和牛肉都分不出來,真的叫他煮,他就煎個焦掉的蛋跟你說,「看吧,我明明就會煮菜。」對啦,你要這樣說我想大多數人也懶得反駁你了。(不過看你打那麼多篇,很想要取得認同的樣子,我就給你個 87 分吧,不能再高囉。😆)

哎哎,我應該沒有像他那樣吧?自己在那邊高談論闊,別人在旁默不作聲但心裡不以為然,也懶得戳破。









2017-04-14

傳統與現代音樂的結合

上個月底去一個有趣的音樂活動,是 KPU 和 Science World 合辦的,介紹怎麼把樂器和 electro acoustic component 結合,這次主要玩的樂器是 grand piano 和 clarinet。

Event 的詳細介紹:Sea and Sky: A Sensory Music Experience
講者是 KPU 的老師(Music, Faculty of Arts):Jane Hayes (鋼琴), Francois Houle (clarinetist)

之前沒玩過 grand piano,以為只是聲音比普通鋼琴好,因為音箱比較大,今天看主講人玩,才知道是可以自己調音的,可以用各種工具,例如磁鐵或釣魚繩,或甚至就只是一張紙去調(剛剛孤狗了一下結構,應該是 tuning pins 或 dampers 的地方),用磁鐵去弄的話會出現很特別的聲音,總之就是可以用工具讓鋼琴彈出其他樂器的聲音,很有趣。

IMG_4718.JPG

IMG_4719.JPG

另一個是 clarinetist,他的樂器可以拆成五節,每拆掉一節音調就會降低。可以比對一下兩張照片,雖然照的有點模糊。也可以一次吹出兩個 note,另外也可以和 electro acoustic component 結合,我很喜歡他的聲音(可以看影片)。





另外有趣的地方是,可以在彈奏的時候邊彈邊錄,然後(同首曲子中)再邊彈邊把剛剛錄的那小段放出來相結合,玩得好的話可以玩出各種音樂。很久沒接觸樂器,這次真是讓我大開眼界,原來樂器可以跳脫傳統模式,和電子結合這樣玩,感覺我還活在史前時代的傳統樂器玩法,人家用同樣的樂器卻都已經玩到 22 世紀的花樣去了。XD